~【Swan-Ganz肺動脈導管的應用】~
1970,Swan與Ganz合作發明頂端帶氣囊的漂浮導管行血液動力學的監測,可經中央靜脈插管,經過右心房測量肺動脈嵌入(楔)壓(PAWP),從而對左心功能狀況的判斷有了突破性發展,用以判斷重症病人心血管功能狀況的資訊來源,我們稱之為【Swan-Ganz肺動脈(順流)導管】。相較於中央靜脈導管(CVP cathether),肺動脈導管可以提供更豐富的血流動力學資料;臨床醫師可藉由這些資料來決定病人之治療方式。
適應症:
1. 鑑別是否為心臟衰竭、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(ARDS)、或肺炎引起之肺水腫。
2. 鑑別排尿不良時,是否為體液容量不足、急性腎衰竭、或心臟輸出(C.O.)不足所導致。
3. 鑑別急性肌梗塞性併心搏過速或合併心因性休克,是否與體液容量不足、還是左心衰竭有關。
4. 其他之鑑別:肺栓塞、呼吸功能衰竭、嚴重創傷、灼傷、各種類型休克、嗜鉻細胞瘤及其它內外科危重病人。有些小兒腸病毒重症合併有腦炎、心肌炎等,可藉助精確的血流動力學監測來評估水分與藥物的補充。
5. 指導液體管理,肺水腫平衡,鬱血性心臟衰竭的前負荷,少尿型腎衰竭的平衡,休克治療,血容量調整,正肌力藥血管擴張藥調整量,氧氣動力學監測。
Swan-Ganz肺動脈導管全長110cm ,每10cm 有一刻度,導管尾部有4-5埠口(ports),如上圖。
(導管裝備)
一是右心房壓埠口,在距導管頂部約30cm處,有另一腔開口,可做右心房壓力(RAP)監測。
(RAP)
二是測溫器埠口,測溫電阻(thermister)探頭在氣球囊後方(距離頂部4cm處),可做心輸出量(C.O.)的測定。
三是充氣埠口,氣囊距導管頂端約lmm,可用0.8~lml的空氣或二氧化碳氣充脹,充脹後的氣囊直徑約13mm ,導管尾部經一開關連接一lml的注射器(埠口),用以充脹或放鬆氣囊。
(充氣)
(尖端充氣的balloon)
四是肺動脈壓埠口,導管頂端有一腔開口,可做肺動脈壓力(PAP)監測。此為完整的四腔氣囊漂浮導管。
(PAP)
有些導管有第五個埠口,可用來注射液體及藥劑。
Swan-Ganz肺動脈導管置放術可經肘部靜脈、股靜脈、內頸靜脈、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,導管經上或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、右心室到肺動脈。
內頸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置管是醫師較喜歡置放的路徑,內頸及鎖骨下靜脈置管到肺動脈的平均距離為35~45cm,經此靜脈插入導管進入血路比較通順,污染機會少,易於臨床監測及護理。
內頸靜脈置管術:
內頸靜脈解剖:內頸靜脈下端,位置較深,在胸鎖乳突肌(Sternocleidomastoid, SCM)覆蓋下,頸根部與鎖骨下靜脈匯合。
操作步驟:病人平臥,頭轉向左側,保持30度頭低位;用龍膽紫劃出頸部三角區,以三角頂部中點定位(經驗豐富者,多不必多此一劃)。前置作業如On CVP一般。
當sheath (管鞘,或稱外套管)置入內頸靜脈後,始可經管鞘置入肺動脈導管進入心腔。 心腔壓力波形直接顯示在床邊監視器及同步心電圖監測上。肺動脈導管開始從sheath內推15 cm時,在充氣埠口灌入1.0 ml air ,使氣囊漂浮順流進入RA(右心房)。約在第20 cm時,應該進入RA ,從波形可確認à繼續前進到RVà再漂浮深入10 cm 可達PAà再內推5 -10 c m 即可測得PAWP。 注意:從RV到PA之間,可能出現PVCs waves (心室早發性收縮),應該小心並快速通過,即可變成PA waves。如果依然持續PVCs waves,或可能出現右心室loop/knot,為了避免出現VT/VF或Kinking,應該放鬆air,並回拉幾公分後再試。 當確定導管插入位置進入肺動脈。氣囊充氣,導管即進入肺動脈遠端;氣囊放氣後,導管又迅而退回原肺動脈位置,證明位置良好,外固定術畢。 在實際工作中,有些病人因病情危重不可能移動至導管室,或不具備X光機設備,就可在ICU病床行床邊盲目插入Swan-Ganz肺動脈導管,可藉由通過導管在某一心臟內腔的壓力波形來判斷其位置所在,這需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及臨床經驗,往往也能順利置管,靠各位的經驗及手氣了。 此外,鎖骨下靜脈也常被選為置入Swan-Ganz肺動脈導管的血流通路,其與內頸靜脈插管術的異同點是病人取仰臥頭低位置。因其解剖位置不同,穿刺針可經鎖骨下方行靜脈穿刺,抽到靜脈血後,按順序操作至將Swan-Ganz肺動脈導管推入心臟內。其缺點是併發症較多,且與操作者的手術熟練程度有直接關係。
(從管鞘放入肺動脈導管)
(RVP)
(PAWP=PCWP)
(kinking, 打結)
(PVCs)
※ Swan-Ganz肺動脈導管測得右心房、右心室、肺動脈及肺動脈楔壓…
部位 |
壓力 參考值 (mmHg) | |
平 均 值 |
範 圍 | |
右心房 腔壓 (RAP) |
5 |
1~7 |
右心室 (收縮壓/舒張壓)(RVP) |
25/5 |
15~30 / 0~8 |
肺動脈(收縮壓/舒張壓)(PAP) |
23/9 |
15~30 / 5~15 |
平均肺動脈壓 (MPAP) |
15 |
10~20 |
肺動脈楔壓 (PAWP) |
8 |
6~12 |
心臟指數 (CI) |
3 |
2.5~4.5 L/min/M2 |
※ 充氣時無阻力,可能氣球破了
※ 【心臟指數Cardiac Index (CI)】:心臟指數:指每分心輸出量(C.O.)除以體表面積所得值。反映每分鐘心臟搏血的供需關係。
※ 【肺動脈壓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(PAP)】:肺動脈壓是指肺動脈主幹的壓力,是右心室後負荷的一個指標。
※ 【肺動脈楔壓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(PAWP)】:肺動脈楔壓是指肺動脈末端的壓力;無二尖瓣病變時,間接反映左心室舒張末壓力,可以作為評價左心室的前負荷大小的指標。
※ PAWP:體液容量嚴重不足,容量不足,>15容量過多或左心功能不全,有肺水腫之虞。
引用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hyc0629/article?mid=6973&prev=-2&next=-2&page=1&sc=1#yartcmt